2023-06-16佑天兰面膜怎样看日期RKV15(佑天兰面膜怎样看日期)
雄师亲驻玉门关,不斩楼兰誓不还——左宗棠1866年,左宗棠被任命为陕甘总督时,他的主要任务是剿灭西捻军,平定叛乱,但在他用兵陕甘时,新疆的局面却逐渐恶化。于是,刚刚平定陕甘的左宗棠,又面临新的挑战与使命。历史选择了左宗棠,而左宗棠也用收复新疆的壮举铸就一生的辉煌。
天山南北,狼烟四起张骞通西域后,新疆就与中原内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西汉就曾在此设置西域都护府,而到唐朝则改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。后来,由于中原王朝的无暇无力西顾,天山南北多处于割据状态。
清朝入关后,朝廷经过几代人努力,终于在乾隆朝,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,新疆再次归中原王朝管辖。
然而,好景不长,从1820年开始,在英国人的策动下,新疆发生张格尔叛乱。好在大清余威尚存,道光派杨遇春、杨芳等人入疆,平定了张格尔叛乱。1864年,天山南北烽火重燃,形成几个大大小小,由当地上层人占据的力量中心,他们各自为战,彼此彼此相互攻击,为外来侵略势力提供可趁之机。
1865年,位于新疆西部浩罕汗国的军官阿古柏,接受喀什噶尔首领金相印、司迪克的求援,派兵进入新疆。这一举动,如同引狼入室,带来严重后果。
阿古柏到喀什噶尔后,立刻赶走司迪克,夺取了统治权。之后,短短数年,阿古柏自立为王,不仅迅速占据南疆,建立“哲德沙尔汗国”,而且将势力延伸到北疆。
与此同时,俄国出兵占领伊犁,并与阿古柏勾结。英国也不甘落后,与阿古柏窜通,承认他的政权,还给予其援助。这样一来,天山南北就面临被外国人瓜分的危险。
新疆局面的恶化,引起朝野的重视,朝廷立刻作出回应。在外交上,除派人与俄国公使交涉外,还派遣伊犁将军赴伊犁,与俄国帕科夫斯基谈判;在军事上,命令乌鲁木齐都统带兵伺机而动,并调遣乌鲁木齐提督成禄入疆。
左宗棠是陕甘总督,对新疆的局势十分关心,当俄国侵入伊犁时,他正在攻打河州。由于肃州是出关入疆的必经之路,因此,朝廷命令他尽快攻克肃州。除了派遣嵩武军攻打肃州,左宗棠已经开始布局收复新疆,一边召集旧部刘锦棠等人,一边筹措粮草。
1873年,左宗棠上书朝廷,详细分析新疆面临的形势和应对方案:
“宗棠所以有从内布置、从新筹度之请也,就兵事而言,欲杜俄人狡谋,必先定回部;欲收伊犁,必先克乌鲁木齐。如果乌城克复,我武维扬,兴屯政以为持久之谋……尺寸不可让人。”国土尺寸不可让人,这是左宗棠对待外国的态度,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鹰派发出的呐喊。
“塞防”与“海防”之争就在清廷准备收复新疆时,东南沿海又出现危机。1874年5月,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,入侵台湾,清廷被勒索白银50万两才平息事件,但东南沿海局势骤然吃紧。沿海各地,因此加强防务,增加经费开支,纷纷要求暂缓对西北的军饷,这给收复新疆带来极大困难。
总理衙门针对海防,提出六项防务意见,分别是练兵、简器、造船、筹饷、用人、持久,并咨询各省都督意见。各地意见不一致,由此引发海防与塞防的大讨论。
海防论的拥护人,以李鸿章为首,他们主张先放弃新疆,专注东南,将资源用于海防建设。在《筹议海防折》中,李鸿章认为:
一、东南沿海比西北边疆重要,“新疆不复,于肢体之元气无伤;海疆不复,则心腹之患愈棘”;
二、新疆位于边陲,不过数千里荒地,即使在和平时每年也要两百多万两军费,已为不值。而且新疆远离京畿,周边列强早有蚕食之心,即便勉强收复,将来也难以守住。
三、资源有限,海防迫在眉睫,塞防耗资巨大也未必见成效,不如先建设海防,等国运好转再收也不迟。
与李鸿章意见相反的是以湖南巡抚王文韶为代表的塞防论。他认为,俄国入侵伊犁,形势危机,我迟一步,则俄人进一步,我迟一日,则俄人进一日,而且西北安危与东南局势紧密相关。因此,他主张目前应该集中精力,全力收复新疆。
针对李鸿章的言论,左宗棠上《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》,明确提出“东则海防,西则塞防,二者并重”的主张,他认为:
一、新疆是屏障,新疆无虞而蒙古保,蒙古保而京城安,否则,列强或叛乱势力自西而来,京畿难以抵御。
二、外部势力,主要目的在于通商,一时半会还不敢轻举妄动,这就是收复新疆的大好时机。
三、绝对不能撤兵,因为一旦撤兵,就会让侵略者看到朝廷的弱点,而给他们向东扩张的机会,到时不独陇右堪虞,蒙古也会不得安宁。
四、西北的饷银,本就不充足。海防也不需要挪用塞防军饷,无论船器还是兵力,都能就地筹措。
左宗棠做过闽浙总督,筹办过福州船政局,对海防不仅不陌生,而且是积极的倡导者,置身西北,对塞防的重要性又感同身受,因此,他提出的海防与塞防并重的主张,兼顾了东南与西北所面临的形势,很符合长远利益。他力排众议,得出必须保新疆才能保全国家安危的结论。
清廷历来将新疆视作乾隆留下的祖宗之地,自然也不愿意轻易放弃,因此,最终采纳左宗棠的意见,在加强东南海防、建设海军的同时,全力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。
秋媚说:左宗棠、李鸿章是晚清少有的开明之士,他们的眼光,看到了世界,也看到清朝的落后。海防与塞防之争,是两种治国方略的碰撞,它不仅受内部局面影响,也被国际局势左右。这场辩论以及最后的结果,直接影响到大清国运。